全国统一客服电话 加入收藏 | 网 站地图

市红十字会发布寻人启事助失散亲人团聚

互联网 2013年09月20日 【字体:

  上海市红十字会开展“重建家庭联系日”即将进入第三个年头。市红十字会9月18日发布新一批“寻人启事”,希望藉满溢着团圆之喜悦的中秋节之际,让更多因为战争、动乱等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缘故而与家人天各一方的人们,能够通过种种渠道得以团聚。

  开通网上寻亲平台

  自2011年起,市红十字会将每年的中秋节定为“重建家庭联系日”。9月18日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,自设立重建家庭联系日以来,市红十字会接受相关各类咨询135人次,受理寻人申请61例,查到20例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市红十字会于去年开通了“重建家庭联系网络服务平台”,增加为被遗弃者、被拐卖者提供重建家庭联系服务的内容。

  市红十字会网上寻亲平台的开通,使市民可以在平台上直接向上海市红十字会提出寻亲申请,也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寻人启事,进一步方便市民找寻离散的亲人。“重建家庭联系网络服务平台”开通以来,接受各类咨询52人次,处理市民留言38条次,刊登寻人启事11例,受理寻人申请32例,查到4例。

  组建寻人志愿小组

  作为国际红十字会的一项重要工作,“重建家庭联系”一直以来都以防止离散和失踪,恢复和维持家人之间的联系,以及澄清失踪人员的命运作为自己的坚定使命。这些活动是由覆盖全球的家庭联系网络来开展的,该网络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各国红十字会的寻人服务处构成。国际上,重建家庭联系工作每年造福数十万人。

  据介绍,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,重建家庭联系工作的展开一直与台湾事务紧密相联。对于广大台湾同胞与大陆台属而言,这无疑是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亲情桥梁,对于促进两岸交流、深化两岸合作也有着独特而重要的价值。自1987年开展该项工作以来,上海市红十字会经过不懈的努力,已先后帮助近5000个家庭实现了与亲人团聚的梦想。

  有关方面负责人9月18日表示,目前尚有不少离散家庭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怀与帮助。在上海市红十字会,我们有这样一个专门的寻人志愿工作小组,他们不分寒暑,奔波劳碌,只为寻找那些久远的线索;他们坚持不懈、细致耐心、从不轻言放弃。正因为如此,重建家庭联系工作才得以顺利地展开,离散的家庭才能重获圆满。市红十字会门户网站目前也专门设置有关于“招募寻亲工作(重建家庭联系工作)志愿者”的内容。

  【相关链接】

  上海市红十字会“重建家庭联系”平台;联系电话:021-55359999(总机)转(周一至周五,9:30-16:30);传真:021-52121909;电子邮件:tracing_sh@126.com

  寻人启事

  ●本人女,出生日期不详。1953年左右,养父沈洪生与养母王四妹经人介绍,在外白渡桥某机构内,与本人的亲生父母办理了领养手续,当时本人约1岁。之后随养父母居住在上海市海防路580号内。

  ●本人男,1970年1月17日于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出生。出生后不久,被养父母唐某与苏某领养。出生证上父亲叫李金龙,母亲叫朱新宝。另有写着母亲姓名的信封一个,地址为新疆克拉玛依。

  ●本人女,替父亲寻找其亲哥哥及其后人。父亲原名蔡英子,1912年生于江苏盐城蔡家,十岁不到因逃荒至上海,被陈姓广东家庭收养,改名陈福成。父亲回忆其亲哥哥名为蔡金龙或者蔡银龙,于1930年左右在上海市消防队工作过。

  ●本人女,1947年4月25日于上海出生。1948年5月被养父母李文山和刘金莲收养。李家原居住于长阳路1471号,后迁至眉州路936弄1号。于1961年9月随养父离沪,赴安徽省生活,离沪前就读于宁国小学。

  ●本人女,出生日期不详,大约为1958年7月。1958年12月16日凌晨3时被发现在梵皇渡路(现在的万航渡路)2604号门口。当时约4-5月大,体貌特征为圆脸,身穿花式棉袄。后被送至上海市孤儿院。1958年12月17日被一军人家庭领养。

分享到:
网友评论
 以下是对 [市红十字会发布寻人启事助失散亲人团聚] 的评论,总共:0条评论